且听书吟

  • 首页
  • 关于
  • 留言
  • 友链
  • 笔记
  • 代码
且听书吟

停止了一年的轮椅

2012-01-01

当时钟指向2011年的最后一天时,相信很多人都在庆祝新年的到来。这一天也是剧作家史铁生去世整整一年时间。从生到死,这位病人因为瘫痪已经在轮椅上度过了38年,在2010年12月31日凌晨因为突发脑溢血逝世。从那时起,这只摇了38年的轮椅,停了。


了解史铁生,应该是从高中的那篇阅读《我与地坛》。在文章里,作者都摇着吊有用来接尿的黄色塑料瓶的轮椅,前去离大杂院不远的地坛。就在这座荒废的园子里,“一连几个小时,专心致志地思考关于死的故事,也用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思考为什么要出生。”

在作者徐晓的记述中:“黑色的皮肤,厚厚的嘴唇,明显有残疾的双腿,总是“捧着本厚厚的英文字典。”也就是这样一个人,带着本子和笔,在园中人少的角落里“偷偷地”写。如果有人无意中闯进这个空间,“他就把本子合上,把笔叼在嘴里”

以这种及其特别的方式,最终诞生了那篇长达15000字的《我与地坛》。从这篇文章中我们看到作者最“真实”的写作与思考人生的体悟,并以一种扣动心扉的追问深深地打动了无数读者。就如作家韩少功曾经说过的那样:“这篇文章的发表,对当年的文坛来说,即使没有其它的作品,那一年的文坛也是一个丰年。”

似乎“疾病”便是与史铁生联系最深刻的词。

这位一直自嘲“职业是生病,业余是写作的”男人曾将自己的身体比作一架飞机。从21岁开始,就一直没逃脱出疾病的折磨。先是作为“起落架”的两条腿瘫痪了,然后便是像“发动机”一样的两个肾也“一起失灵”——患上了尿毒症。他不得不以每周三次的透析来维持生命……

而才开始瘫痪的时候,史铁生是迷茫的,“我没有死,也再不能走,对未来怀着希望也怀着恐惧。在以后的年月里,还将有很多我料想不到的事情发生,我仍旧有时侯默念‘上帝保佑’而陷入茫然。”

经过了茫然、无助,意识到命运已经将他束缚在轮椅上后,史铁生便将所有的精力投身于写作,用思想代替双脚,向着自己的内心深处走去,越行越远……

人为什么而活?或者为了什么?这是史铁生在瘫痪后一直要面对的问题,也是作者写作的动机——为活着找充分的理由。

在起初的苦难日子里,作者曾想过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冤案般的生命。但随后便觉得是最无聊的方法,开始接受身体残疾的事实。他说:“苦难不可避免,看来只好接受苦难。人类的全部剧目需要它。”

“人生来残缺,人生艰难、充满困境,当人面临的困境没有尽头的时候,会变得焦躁而脆弱,这时候需要一种对于生命的理解。”那么,是什么让作者的精神历尽病魔的洗礼而依然健康,倍受打击却不会崩溃?

信仰。是的,信仰。“在命运的混沌之点,人唯有乞灵于自己的精神。不管我们信仰什么,都是我们自己的精神的描述和引导。”于是,在史铁生看来,写作是一种生命存在的方式,一种意义的证明,“只是因为我活着,我才不得不写作。”

由史铁生的小说《命若琴弦》改编的电影《边走边唱》里,盲人钢琴师的师傅说:“千弦断,天眼开”,意为弹断1000根琴弦能带来光明。而盲人对于光明的渴望就像残疾了双腿的渴望行走一样,从未停止。那个永远不曾实现的梦想,谁又会想起?

《我与地坛》里史铁生这样看待死亡:“死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的事,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。”注定来的,终究还是来了,没有什么改变,只是昔日地坛里的身影,再也不会出现了。

再见,史铁生。

0
评论 (63)
再想想
  • 返利网

    不断向内剖析的作家,很喜欢他的作品。

    2012-01-19 回复
  • eps线条

    高中还学习他的文章 😥

    2012-01-19 回复
随机文章
  • 《菲莉丝的工作室》一年期主线任务流程攻略
  • 变与不变
  • Spring Boot 简介
  • 剑灵 CBT3 第一天感言
  • 夢
  • 8月的雨
近期评论
  • 咚门发表在《中年的世界》
  • 云心怀鹤发表在《好羡慕,你还是学生》
  • I'M代代付发表在《写给十年后的自己》
  • 肉松发表在《写给十年后的自己》
  • 大雁养老发表在《写给十年后的自己》
  • rfed发表在《中年的世界》
文章标签
人生 同人 回忆 小说 影评 思考 悠久之翼 情感 成长 文字 时光 未来 杂思 梦想 爱情 童年 记忆 随想 青春 高考
订阅博客
Copyright © 2011-2023 且听书吟. Designed by nicetheme.
萌ICP备 20200318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