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 年对我来说,是个极其不寻常的一年,12 月更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月。这个月里,我的女儿桃桃出生,同时有幸前往北京参与 Flink Forward Asia 2021 线上大会的视频录制。
因为疫情的原因,原来计划年底在杭州举办的 Flink Forward Asia 2021 大会只能被迫改为线上举办。当时我原来计划在大会上讲刚刚合并到 Flink 主分支的 flink-connector-pulsar
相关内容,可是还没交 PPT 稿件,女儿就早于预产期提前问世。这一拖再拖,最后只能选择去北京赶视频录制的尾巴。
此次北京之行,既是我离开北京 5 年后的第一次回去,我依旧走过了熟悉的呼家楼地铁站。也是我第一次去新的大兴国际机场。新机场离北京很远,很远。到机场后手机直接收到了河北的短信。因为新冠疫情的缘故,机场空荡荡的,没有什么人。这也给了我机会,让我更加细致地观察这项世纪工程。
录制的地方是在东五环的一个偏僻角落,坐了半个小时的地铁才到。应该是临时拿仓库搭建的录影棚。此时十二月的北京很冷,在屋内哈口气都能看到白雾。为了保证上镜的效果,我们都是穿着 Flink Forward Asia 的大衣,里面贴满了暖宝宝录制的。
此时是我前面一位小伙伴在录制,他讲的课题现在想不起来的。只记得他讲了好久好久,久到我的脚都冻得麻木,又出去走了两圈,身子还没暖起来。
拍摄此张照片的时候,某位应该还在位上。
大兴机场的登机口设计和传统的中国机场登机口设计有所不同。它是同层出入的,也就是登机和下飞机都从这同一个门进出到同一层,而非以前的走过廊桥后,会到错开走到楼下那层离港。
拍摄此照片时,一开始我以为我看错了,后面专门去搜索,才发现是一种提高客流量大设计。可惜此时疫情的大兴机场没有人,无法看到流量高峰时期的胜景。
此时透过廊桥的玻璃往外看,太阳已经完全落下,点点余晖也即将消散。淡黄色的照明灯已经亮起,让人分不清是最后那点阳光,还是灯光。一天不到的北京之行即将落幕,就像是做了一场梦一般迷幻。